戏剧创作“盐城现象”的透视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6 来源:盐城文联  作者:盐城文联   编审:盐城市文联  浏览量:135
守戏剧传统之根 铸创作现代之魂
——戏剧创作“盐城现象”的透视分析

许其兵

内容摘要:
“盐城现象”的提出最早缘于“盐城剧作家群”,现已逐渐发展成为涵盖剧本创作生产、戏剧人才队伍、优秀剧目创作等多方面内涵的戏剧创作现象。盐城戏剧创作的核心是戏曲现代戏创作,突出表现为乡土化写作和现实题材创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被称为“乡村淮剧”的一批优秀剧目。“盐城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淮剧在盐城的良好发展生态,戏剧创作与戏剧人才队伍建设的良性互动,盐城长期致力于剧目工作室、编剧队伍和剧本创作机制建设,以及剧团、剧场、观众等各方面因素都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01“盐城现象”的缘起及其内涵
近年来,盐城戏剧创作生产成绩令人瞩目,精品力作频出,“‘盐城现象’一说在戏曲界不胫而走”,引起全国戏剧界的持续关注。一个普通的地级市被冠名为“盐城现象”,说明盐城的戏剧创作定然值得我们给予关注研究,不管“盐城现象”这一提法将来是否能够载入中国戏剧的发展史,其现有的成绩和经验必有可借鉴之处。
“盐城现象”的提出,最早与“盐城剧作家群”是密切相关的。“说实话,在今天将编剧、剧作家以地域捆绑来命名是少见的,而以一个城市命名则更为罕见。”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始,盐城长期保持着一支建制完备、新老接替、创作旺盛的编剧队伍,从七、八十年代的姜邦彦、王沂、董辉、贺寿光、冯国才,到九十年代的陈明、徐新华、孙茂廷、卢冬红、邱锡俊、袁连成,直至新世纪的孙智宏、朱正亚、杨蓉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剧作家,40多年来几乎从来没有断裂过。这支出生于盐城、成长在盐城、工作在盐城的剧作家队伍,长期保持着高质高产的创作状态,始终显示出令人信服的整体实力和持续发展的扎实后劲,在全国戏曲界保持着超高“人气”和社会影响力。如,剧作家陈明分别于2004年以淮剧《十品村官》获得第16届中国曹禺戏剧奖、2019年以淮剧《送你过江》获得第23届曹禺剧本奖。徐新华创作的淮剧《小镇》获得第十五届文华大奖自不用说,淮剧《小城》入选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创作名录;此前,袁连成编剧的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入选该工程2018年度重点创作名录,陈明编剧的淮剧《送你过江》更是入选该工程2019年度十大重点扶持剧目。
勿庸置疑,盐城剧作家在江苏本省取得的成绩同样厚重。比如,创办于2013年的江苏省文华奖是江苏省专业艺术政府最高奖,至今已评选过四届,先后有27部大型剧目获得该奖项的文华大奖,其中有9部获奖剧目的编剧为盐城剧作家,达到获奖剧目总数的三分之一、江苏剧作家获奖剧目的一半左右。盐城一市顶起全省编剧的“半边天”,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叹。
现在,盐城剧作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为盐城、江苏的戏剧院团担任编剧,其作品正不断走向全国各地。比如,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黄梅戏《遍地月光》(陈明编剧)、上海市淮剧团的淮剧《大路朝天》(徐新华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项链》(徐新华编剧)、广西戏剧院的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袁连成编剧)等等,都是出自于盐城剧作家之手的优秀剧目。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盐城剧作家与8个省、40多个剧院团合作,50多个剧本被16个剧种采用并搬上展演舞台,可谓全国遍地开花。
如果我们进一步加以审视的话,可以发现盐城戏剧创作的成就不仅仅局限在编剧这个行当。在盐城剧作家群之外,还存在着一支以蒋宏贵、王咸俊、王友理为代表的优秀导演队伍,和一批包括梁国英(已故)、王书龙、陈澄、陈明矿等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在内的优秀演员队伍。在上述第一到四届江苏省文华奖评选中获得文华大奖的剧目里,蒋宏贵导演的剧目4次获奖,王咸俊导演的剧目2次获奖——这两位盐城导演的获奖剧目超过了江苏省其他导演获奖剧目的总和,其作品获奖比例甚至超过了盐城剧作家作品的获奖比例。蒋宏贵、王咸俊、王友理等人为代表的盐城导演队伍,不仅在盐城本地创作了大量剧目,还帮助周边地区的戏剧文艺院团导演了众多剧目。自1996年淮剧演员梁国英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后,盐城又接连不断地涌现出王书龙(2003年第二十届)、陈澄(2004年第二十一届)、陈明矿(2015年第二十七届)等三位“梅花奖”演员,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更多同样勤勉敬业的大批戏剧演员,长期活跃在盐城的戏剧舞台上。正因为拥有行当齐全的优秀戏剧人才队伍,使得盐城能够涌现出一批盐城人自编自导自演的有重要影响力的剧目,如淮剧《鸡毛蒜皮》《半车老师》《十品村官》《十品半村官》等等。
“盐城现象”不仅在于人,更在于剧。一直以来,盐城戏剧创作生产都十分旺盛,“近30年,盐城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就超千部。”,并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艺术水准,在全国形成了重要影响。上世纪八十年代,淮剧《打碗记》《奇婚记》晋京参加全国展演,产生巨大反响,先后为国内众多剧种改编移植。此后,盐城市有上百部戏剧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省级各类奖项,如中宣部的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化和旅游部的文华大奖、中国戏剧节的优秀剧目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文华奖等,或入选国家、省级各类工程项目,如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和滚动资助项目、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等。江苏省淮剧团创作演出的新版淮剧《太阳花》荣登2004—2005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榜首,并入围2007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0台精品剧目之一,晋京参演全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盐城戏剧创作保持着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如上述所提及的淮剧《十品村官》《送你过江》《小镇》《小城》都是盐城戏剧近年来的重要代表作品,这对于一个地级市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可以说,盐城编导演以及更多的幕后“无名英雄”构成的优秀戏剧人才队伍和多年来创作生产的大批优秀剧目,特别是不管传统戏剧创作环境如何变化他们都能不断推出优秀作品的充沛动能,共同构成了戏剧创作的“盐城现象”,从而吸引了全国戏剧界和广大戏剧观众的目光。

淮剧《小镇》

02“盐城现象”的核心是现代戏创作
“盐城现象”中最常被提及的一个关键词是“现代戏”,因为大家可以轻易地发现,盐城戏剧作品以及盐城剧作家的作品大多以戏曲现代戏为主,其中水准较高和声誉较著的作品也几乎都是戏曲现代戏,如七八十年代的淮剧《打碗记》(1979)、《奇婚记》(1985)、《鸡毛蒜皮》(1989),九十年代的《太阳花》(1995)、《青豆与红豆》(1997)、《路魂》(1998),本世纪涌现出的《十品村官》(2002)、《半车老师》(2011)、《小镇》(2014)、《小城》(2017)等等。这些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生活的作品在盐城戏剧作品和盐城剧作家的作品中不胜枚举,可谓真正做到了“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盐城因此被冠以“现代戏之乡”一称,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两次在盐城召开年会并专题研究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盐城现象”,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创作基地也落户盐城。
如果进一步推敲盐城剧作家的戏曲现代戏作品,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又以反映苏北风情的现实题材作品为主。盐城剧作家大多具有生于斯长于斯、长期扎根基层的生活经历,熟悉的乡村生活、身边的家长里短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情感滋养和丰富的素材来源。盐城自身的文化秉赋和所处的地缘位置,给剧目的表现对象和剧作家的创作视野带来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但反之,如果剧目和剧作家能够聚焦本地风土人情,挖掘当地文化深厚底蕴,却也能在小天地里做出大文章,小视角里展现大格局。
盐城戏曲现代戏的乡土化写作和现实题材创作的双重属性,无疑是“盐城现象”中最重要的“内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表现苏北农村生活题材的所谓“乡村淮剧”,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成为盐城戏剧和盐城剧作家作品中最为光彩夺目的部分。盐城“乡村淮剧”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打碗记》《奇婚记》《十品村官》《鸡毛蒜皮》《半车老师》《菜籽花开》《十品半村官》《首乌花开》等等。盐城剧作家创作的、被周边地区淮剧院团频频搬上舞台的“乡村淮剧”,同样风格彰显,特色鲜明,质量上乘,与盐城戏剧作品共同构成了“乡村淮剧”的版图格局。比如,袁连成创作的《鸡村蛋事》《留守村长留守鹅》《村里来了花喜鹊》在涟水县淮剧团创排,《赶鸭子下架》《大喇叭开始广播啦》在泰州市淮剧团创排,等等。
除此而外,以曾经战斗生活在盐城的新四军为题材的淮剧《唢呐声声》《芦荻之秋》、舞剧《烽烟桃花飞》等,反映以丹顶鹤、麋鹿保护区为代表的盐城湿地生态文化的锡剧《这一片森林》、音乐剧《挥向天空的翅膀》等,同样都聚焦盐城自身的文化脉络和地域特点。相比较而言,徐新华编剧、江苏省淮剧团创排的《小镇》《小城》,陈明编剧、盐城市淮剧团创排的《送你过江》,杨蓉编剧、张家港市锡剧团创排的《三三》和江苏大剧院创排的《青衣》,看起来倒显得象是盐城戏剧和盐城剧作家作品中的“异数”。
盐城戏剧和盐城剧作家坚持以戏曲现代戏特别是现实题材为创作重点,既是源于对盐城戏剧传统的传承,也是源于对盐城戏剧精神的一份自信。“看似短时间内‘井喷’的盐城剧作家们,实际上背靠的是当地长久积淀的现代戏创作传统。……而更早时期盐城就已经逐渐发展完备的小戏传统,更是现代戏创作不容忽视的重要阶段。素有‘小戏之乡’美誉的盐城,自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至70年代末,依托于当地淮剧剧种,表现当地人民生活、劳动、斗争题材的小戏创作就相当活跃。”“1940年,八路军和新四军在盐城会师后,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当年的根据地汇集了全国各地的文化精英,如剧作家阿英,音乐家贺绿汀、章枚,戏剧家丘东平、钱相摩等。在各种文化抗日救亡活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发源于‘门叹词’‘ 香火戏’的淮剧突破了旧文化的窠臼,成为唤醒人民、宣传抗战的有力武器,开创了编演现代戏的先河……盐城现代戏的创新精神自此传承了下来。”很早以来、直至今天,盐城文化主管部门每年都举办小戏小品征稿和调演活动,曾推出了《公鸡做媒》《我是你的留守妻》《理财组长》《贴春联》《良心》等一批有影响的优秀小戏作品。

淮剧《小城》

03“盐城现象”的成因简析
盐城并不算非常发达的城市,地理位置和文化禀赋也称不上特别突出,其戏剧创作却能够在苏北地区一枝独秀、形成所谓的“盐城现象”,我们不仅应该关注其取得的成绩,更应该研究分析其后面的成因,对当下戏剧的传承发展更有启发意义。
盐城市是淮剧的发源地。自18世纪末开始,淮剧在包括淮安、盐城在内的里下河地区逐渐生根发芽,当地说唱形式的“门叹词”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形成被称为“三可子”的戏剧形态,之后受到徽戏和京剧的影响而发展,分别被称为“徽夹可”“皮(西皮)夹可”,最终在近现代的上海市得以进一步发展成熟,于1953年正式定名为“淮剧”。尽管淮剧受到上海文化氛围的浸染和为了适应上海观众的审美要求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不能否认的是,淮剧的根始终扎在盐城,成长、繁荣也从来离不开盐城。
目前,全国现有14个淮剧国有文艺院团,其中13个在江苏,6个在盐城,其他7个院团也分布在盐城市的周边城市。这些院团坚持传统古装戏和戏曲现代戏并重,长期在城乡进行大量演出,比起淮剧现代戏,传统古装戏《赵五娘》《马前泼水》《狸猫换太子》《打金枝》《牙痕记》《王华买父》《玉杯缘》《白虎堂》等更是淮剧老观众们能够耳熟能详的剧目。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以盐城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形成了集中连片的淮剧流布区域、密集的淮剧创作群体和良好的淮剧传承发展生态。历史上淮剧表演团体曾经遍及盐城的城乡各地,今天的盐城市除了6个淮剧国有文艺院团外还活跃着30多个业余团体(班社),成为淮剧传承发展的重要民间力量。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盐城市申报的淮剧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期盐城市又启动了淮剧的地方立法保护工作,足见盐城人对淮剧的重视和珍惜。
不管是盐城的剧作家,还是盐城的导演,几乎全部都是从淮剧“起家”的,成名之后的大部分作品是淮剧,代表作也几乎都以淮剧为主。比如,徐新华的《小镇》《小城》,陈明的《半车老师》《十品村官》《送你过江》,袁连成的《祥林嫂》《留守村长留守鹅》等等。盐城的戏剧演员也大体如此,有较高成就和影响力的演员几乎都是淮剧演员。可以说,淮剧养育了一代一代的编剧、导演、演员以及其他行当的盐城戏剧人,而他们对淮剧的反哺又进一步推动了淮剧的发展繁荣。
正是由于淮剧在盐城起源、发展、传承、繁荣的良好生态和盐城戏剧创作与戏剧人才之间的良性互动,才使得它能够在传统戏剧相对萧条的时期不断推出问鼎全国全省各大奖项并产生重要影响的优秀作品。对照当下大部分传统戏剧发展堪忧的状况,盐城戏剧的这种良好生态和良性互动十分难能可贵,值得倍加珍惜。
勿庸讳言,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政治风向的影响,近百年来盐城戏剧发展过程虽然没有间断,却也十分坎坷曲折。特别是八十年代末之后,与全国传统戏剧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低谷相似,盐城戏剧同样遭遇着演出市场萎缩、演职人员收入滑坡、专业人员流失的状况。“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果我们回头审视盐城戏剧的发展历史则不难发现,盐城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份外可贵的坚守精神。
比如,在剧本创作方面。盐城现有10个剧目工作室,除了盐城市剧目工作室外,其下辖的每个县(区)都拥有自己的剧目工作室。自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演出市场如何变化和经历数次机构改革,盐城的剧目工作室没有被撤销过,这在江苏甚至在全国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剧目工作室这一阵地的存在,是盐城能够始终保持着一支优秀的专业编剧队伍并也带动了一大批业余创作人员投身剧本创作的重要原因,该市现有在职在编专业剧作者25人,退休仍在创作的专业剧作者10多人。对比因传统戏剧市场衰落、文化功能边缘化而导致得不断地撤并缩减传统戏剧单位特别是专业创作机构、精简分流戏剧专业人员的大趋势,盐城在这一点上令人格外注目,常常让戏剧界的同仁们发出由衷的感叹。“从另一角度来看,正是由于以盐城市剧目工作室为轴心职业编剧培养的体系化,剧本孕育孵化的制度化,造就了盐城40年不间断,更新换代不萎缩的编剧团队,最终成就了盐城编剧从量变到质变的完美跃进。其实,好的剧本不断涌现才是‘盐城现象’越来越被关注的实质。”剧本孕育孵化的制度化指的是,自1985年起,盐城每年都举办全市新剧本评奖——春天召开剧目题材规划会,年中组织专家反复研讨剧本初稿,秋天召开剧本通稿会,年末进行新剧本评奖并推荐剧团排演——这样的创作流程被形象地称作“四季歌”,居然30多年从未中断过。稳定的盐城剧作家队伍和良好的剧本生产机制,使得盐城能够长期持续不断地产出拥有较高水准的、数量庞大的剧本。这些剧本不仅满足了盐城本地戏剧创作的需求,还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外溢”效应。盐城剧作家们对这份坚守已经形成了自觉精神,正如陈明所说:“为基层剧团干活的编剧,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多为剧团考虑,多为观众着想;搞传世之作,引领戏剧潮流甚至与世界接轨等等,那是别人干的事情;我既不眼红也不妒忌,自己就是侍奉这‘这一亩三分地’的命,老老实实劳作,瓜果蔬菜,粗食杂谷,化肥农药咱禁用。”
正是盐城的剧目工作室、剧团等戏剧创作机构和编剧、导演、演员等戏剧人的可贵的坚守精神,使得他们能够在低潮时静静地积蓄力量,环境好转时立刻努力奋进,推动了盐城戏剧持续不断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不管是盐城剧作家的作品在江苏省或其他省市搬上舞台,还是盐城导演在其他地区创作的作品频频获奖,都表明江苏戏剧乃至全国戏剧正受益于盐城对戏剧曾经且正在继续的坚守精神。
一个地区的戏剧创作繁荣,背后必然会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戏剧生态系统,既有跟戏剧创作直接相关的编导演等人才队伍和专业创作生产机构,也有政府、剧场、观众等不可忽视的其他要素。有些要素似乎无足轻重,但实际上与戏剧创作密不可分,都是戏剧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盐城市政府文艺奖、“五个一工程”奖、两年一度的新剧目调演等等,无疑是“刺激”当地戏剧创作的重要措施。目前,盐城市下辖的每个县(区)都拥有或在建一个标准剧场,成为众多城市羡慕的对象。江苏省淮剧展演月是江苏省目前地方戏曲类唯一还坚持正常举办的全省性剧种活动(其前身是江苏省淮剧节,自第七届起更名淮剧展演月),目前已举办八届,其中有七届在盐城市举办;盐城市每个淮剧团都坚持有一台新戏参加四年一度的展演。淮剧院团与艺术院校联合培养“淮剧班”学员,为淮剧传承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2013年以来,盐城市培养了150多名淮剧演员,成为淮剧传承发展的新生力量。而盐城人民群众对淮剧乃至其他戏曲的喜爱,在其他很多城市是难以想象的。盐城的淮剧演出,不仅传统老戏、新编历史剧一票难求,即使现代戏也同样场场满座,甚至于在管理不那么严格的剧场里,连过道都能站满人。2020年,在该市举办的第八届江苏省淮剧展演月进行网络直播的尝试,15场演出网络观看人次达到1526.8万,场均百万人次以上,这相对于仅有720万常住人口的盐城市来说,“点播率”不可谓不高。以上各种因素虽然看起来零零碎碎,却都是一个完整的戏剧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够使得这个戏剧生态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淮剧《首乌花开》

04“盐城现象”背后的隐忧
我们在看到当下盐城戏剧繁荣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盐城现象”背后令人可忧的“危机”,为盐城戏剧能够长期繁荣发展未雨绸缪。
比如,盐城现有的编剧、导演、演员以及作曲、舞美、评论、乐队等方面的人才队伍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青黄不接。就以“盐城现象”中最为突出的剧作家队伍而言,目前以仲春梅、曾汉才为代表的中青年剧作家开始崭露头角,多部作品上演并获得省级以上奖项;高新、秦朗为代表的90后新生代,所创剧本多次获江苏省戏剧文学奖,成为有力的后备补充力量,但其创作水平还没有达到陈明、徐新华、袁连成、杨蓉等老一批剧作家的层次,能否象他们一样在全省、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尚未可知。
如果从导演队伍来看情况似乎更为严重,蒋宏贵、王咸俊、王友理等一批成绩卓著的导演都已过古稀之年,优秀的年轻导演几乎没有,导演队伍明显难以为继。近些年,很多盐城剧目和盐城剧作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取得较高成就,与全国知名戏剧导演的介入有关,如卢昂导演的淮剧《小镇》(徐新华编剧)、韩剑英导演的锡剧《三三》(杨蓉编剧)、张曼君导演的京剧《青衣》(杨蓉编剧)、胡宗琪导演的的淮剧《送你过江》(陈明编剧)以及张曼君导演的京剧《红军故事·半条棉被》(徐新华编剧),等等。
再比如,由于传统观剧习惯的影响、文化消费市场发育不足和经济水平有限等因素,虽然盐城的观剧氛围浓厚、观众数量众多,却远没有形成成熟的戏剧演出市场,购票观剧的文化消费习惯的养成任重而道远。
客观地说,“盐城现象”之所以为大家所常常提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当下中国戏剧尤其是戏曲大多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困境,而盐城戏剧创作的表现和成绩却闪现出某种明亮的色彩,令人不由地为之感到振奋。同时,“盐城现象”背后的隐忧也是当下中国戏剧尤其是戏曲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盐城能够有效破解这些难题,则不仅能将“盐城现象”这个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还能为当下中国戏剧的传承发展提供更多的有益借鉴。

淮剧《大喇叭开始广播啦》

作者简介:
许其兵(1975— ),江苏东海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二级调研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江苏省艺术评论学会秘书长,苏州大学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原文载于《戏剧文学》2021年0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