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鱼米之乡”我的家乡盐城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那里的环境优美,风景独特,人民朴素。那里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是麋鹿的天堂,向来素有“东方湿地,鹤鹿故乡”的美称。同时也是江苏的一座新兴工商业城市。
自打有记忆以来,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深刻,那么的记忆犹新。还记得小时候家门前是一条笔直的烂泥马路,那是我们村唯 一的一条主路,是通向我们学校和镇上的唯 一一条通道,也是村里和外界保持联系的唯 一一条路线,所以每天或多或少都会有来来往往的行人。看似宽阔平坦的马路,但一到了春夏雨水季特别多的时候,就会变得泥泞不堪。印象最深的就是哥哥骑自行车上学回家,每次下雨天,他的自行车都是拖着回来,因为每次下雨车轱辘都会被烂泥堵塞的无法转动,然后需要用比较硬的树枝把里面的烂泥都挑出来。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才有所改变。
当我上了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村里将那条烂泥马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石子。在现在看来就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程还引来了不小的轰动。镇上和县里都来了好多领导干部。本来我是不知道的,但那天村里突然来了一下子来了好多的小轿车从我们学校的门口经过。我听我们班上的老师跟我们讲这是县里的干部过来视察我才知道。我记得我和同学们当时还数了一下,一共有二十多部轿车。平心而论对于我们这些从没见过轿车的农村小伙伴来说,突然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的轿车摆在眼前,那种场面是让人多么的震撼多么的激动啊。我一放学回家就在我哥面前炫耀说自己看到了好多轿车。当然哥哥不以为然,因为他们也都看到了,而且不止他们,基本上全村上下都看到了。只是我无法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所以就在他们面前炫耀一下。
自从这条马路铺上石子后村里就不在像过去那么的僻静安宁了。首先经过这条道路的人增多了,第二就是从不通机动车的小村庄竟然有长途汽车每天从我们这边经过。以前爸妈出去打工都是要走很远的路到镇上才能上车,而现在在村里就可以直接上车了,比以前方便多了。第三就是下雨天这条马路再也不会变得泥泞不堪了,我们骑自行车也不用再受那种苦了。因此村里经常有人夸这条路做的好。当所有人以为我们的路一直都像这样的时候,村里又一举动让我们改变了看法。
那是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村里有一天调集了好几台大型挖掘机清理河道,没多久又开始建桥,以前去学校要绕好大一圈才能走到那条马路,然后才能到达学校。但自从桥建好后去学校的行程缩短了一多半,我们上学方便了,而且还节省了不少时间。桥虽然不大,但是它的作用却是巨大的,我们河两岸的人家来来回回都得通过那道桥。等桥建好后又开始修路,把以前的石子路改成水泥路,而且不止我们一个村在建,是整个乡镇上的道路都在修建。因为我跟我妈去舅舅家的时候,沿途看到路上都在修建水泥路,路边还打着好多的标语。我清晰的记得有那么几条标语:发展才是硬道理、要致富,先铺路等等。村里也有不少人家盖起了楼房。那条马路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也随着家乡的发展随之变化。
前几年村里又把那条水泥路改成了柏油马路,路面又向外扩建了不少。宽敞的路面上车辆络绎不绝,而且这条路再也不是村里通向外界的唯 一路线了。扩建这条马路的同时村里也跟着修建了其他几条道路,而且道路两旁的楼房也是越来越多,轿车也不在是稀有之物了,好多人家都买了轿车。村子一下子变得四通八达,再也不像过去那样闭塞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村里还通上了公交车,公交车从我们村通向镇上然后一直通道县城里去年刚建好的高铁站。从我们这个县的高铁站往南可以直达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往北一直通到我们的首都—北京。这是最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事了。从我小时候看到轿车都稀奇到村里可以坐公交到县城然后乘高铁直达我们的首都北京这短短数十年时间,家乡的变化可真是翻天覆地啊。
每次在外回到家乡都能感受到村里不一样的变化,也经常听到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夸赞着:“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好啊,带领我们建设美好的家园,带着我们奔小康从此过上了好日子。”我也时常在想:是啊,今天的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在他们英明的带领下,我们的未来才更加辉煌,更有希望。
世茂杯“我和我的祖国”获奖征文选登—我的家乡
发布时间:2019-10-24作者:盐城文联 编审:盐城市文联 浏览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