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荐——《少年幸之旅·牧野大战》
发布时间:2017-11-17 来源:本站  作者:盐城文联   编审:盐城市文联  浏览量:71

《少年幸之旅•牧野大战》,陶林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9月第一版

《少年幸之旅》第一部《牧野大战篇》描写了殷商时代商周之际,周人逐步崛起,通过励精图治,战胜殷商,夺取天下的历史历程,并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展示少年幸的成长之旅,埋伏未来八千年争端的若干线索。

作者简介:

陶林,男,1982年5月生。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盐城市作协、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2000年起开始文学创作、批评和文化研究,写作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五百万字。是中国当代青年文化界新锐的小说家,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批评家和青年文化学者。现在为《凤凰周刊》、《新京报》等专栏作家。已在《人民日报》、《文艺报》、《青年文学》、《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凤凰周刊》、《新闻晨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教育时报》、《21世纪报》、《文学报》、《青春》、《雨花》、《语文报》、《黄河文学》、《延安文学》、《诗刊》、《文学与人生》、《社会科学论坛》、《翠苑》、《艺术广角》、《文学界》等各类报刊、杂志出版,发表各类作品近百万字。多篇文字引起广泛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莞与翔文》、《红结忆》、《寻找丁香群岛》三部;电影文学剧本《丁香岛之恋》。
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一场世界性争论》(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社 2011年12月出版);
管理论著《曾国藩管理日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1日出版);
编著《梁启超语录》(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5月);
论著《莫言的故事》(合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编译《一千零一夜》、《漫步沉思录》(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编译《单向街》、《小王子》(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
长篇小说《丁香岛之恋》(北京日报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主持编、译《江东才俊文丛》、《大师语录文丛》、《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爱阅经典》、《爱智经典》丛书等。
写作缘起:
人类文明的周期究竟会有多长呢?为何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圣经》的《启示录》、犹太人的末日审判,玛雅人的“末日预言”,古印度讲的劫数,都是指向一个事实人类文明周期只有一万年左右的时光,为何古老中的阴阳太极图预示着人类只有“上下五千年”的命运呢?我们已经度过了上五千年的时光,那么下五千年会是怎样的呢?地球文明将是永存不灭还是有限的?假设给人类一万年的时光,会走过怎样的一条路,起点如何,终点如何。针对市面上幻想文学作品偏重玄想,决定写一部包含过去与未来和百科知识的小说,将趣味性和知识性融合,想象力和启迪性融合,用通俗的文笔,具有吸引力的故事,写一部有益青少年的著作。
媒体介绍:

中国青年网读书栏目11月8日网刊介绍

神奇少年的历史之旅

孙 曙
坐在宇宙的峰顶,星河鸟瞰,时空往来,有无澄明,谁能知我,谁能与共?浮一大白,沧冥一笑,我自深情,且咏且歌。
《少年幸之旅》就是这样的歌咏,奇异的时空折叠,绵迭出中华史的灿烂。新近出版的《牧野之战》,作为《少年幸之旅》九部书系列第一部,拉开了这部卷帙浩繁想象瑰奇科幻架构的历史长卷的序幕:
十九世纪末,荷兰殖民者攻破南洋婆罗洲(现称加里曼丹岛)上的兰芳共和国。该国是海外华人所创立的一个共和国,已历百年,其缔造者之一阿幸翁石有幸,带着兰芳遗孤,怒海孤舟,在荷兰人的追击中得以北还中国。归航中,他给孩子们讲述自己三千年的华夏之旅。
三千年前的少年幸,是白鹿原上白鹿部族收养的一个放羊娃。他不知何人所生,也不知从何而来,在野地中成长,有类于“狼孩”、“豹娃”,通百兽言,却不晓人语。一个神异的黑衣人花了七天,教会他说话与数数等融入人群之中的基本沟通之道。作为交换,黑衣人带走了牧羊娃的“死亡”,随后隐匿不见。正因为这诡异的一遇,少年幸得以摆脱与禽兽、牲畜为伍的原始生活,进入到波澜诡谲的文明生活。幸神奇地摧折一切降身的险难,始终长生不死。在这部书中,幸被掳掠争夺,卷入到商周鼎革的历史大战之中……
虚构照亮历史,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历史书写,以中华史为主轴,以人类文明史为背景,综合了政治史、战争史、仪礼史、器物史、科技史、艺术史等多方面知识,依赖清华简等最新历史发现,以丰富的历史情景和鲜活的历史人物,展现中华文明的命运与抉择、博大与恢弘。商周交替,是中华文明的拐点,青铜文明转向黑铁文明,农业文明战胜商业游牧文明,奠基了三千年文明的基本格局。《牧野之战》抓住文明转变的枢机,突出了从周文王姬昌到周公姬旦对周文明的塑形,描绘了“郁郁乎文哉”周文明的灿烂肌理。在商、周、崇(夏之后裔)、有熊部落(楚之先族)、蜀、羌、吴、诸蛮夷等中华文明的始祖们的分合争斗中,厘清多脉一流的文明基因。
在书中,作者精雕细刻了殷商东征、龙伯铸金、羑里演易、周宴吟诗、孟津会盟、鹿台争鼎、以拉谷之战等场景,将我们颇为陌生的历史知识化为纤毛毕现的艺术形象。在具体的历史情景中,塑造了帝辛(纣王)、苏妲己、姬昌、姬旦、姬发、姜子牙、崇侯虎、伊颂等令人信服的历史人物形象。因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也有较深的挖掘,因而能够写出圆形人物,这些人物形象丰满,别开生面,又与我们印象之中的脸谱化形象十分不同:
商纣王刚愎、沉沦与任性,但也聪明果断,不失为殚精竭虑谋划事业的王者;姬昌弘毅、坚韧与智慧,又老谋深算,城府极深;姬发坦诚、勇猛,性格中藏着的优柔寡断。这些立体性格一一如现。作为全书最为着力刻画的人物周公姬旦,是我们貌似知之却又知之甚少的历史人物,却是周朝得以建国的灵魂人物。在书中,他号称掌握着奇异的梦师之术,出入梦境、来去自如;更是腹有韬略,外交内政纵横裨阖,忠于家国,担当果敢,精进善成,临危沉勇,又有诗书之华,但其也有阴沉狠戾、过于自负的一面,对父命封登周公之位的义弟少年幸必欲除之,让人敬畏交加。特别是那出入梦境趣笔,颇有点“盗梦空间”的况味。周公的对立者或者补充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第一告密者——崇侯虎。他为了复兴大夏祖业,也是机关算尽,貌似节节败退、山穷水尽,却竟能出人意外地“剧情反转”,不到最后一章,你根本猜不到其结局如何。显而易见,这里作者又充分调用了推理小说的技法,一叶障目,神龙出没,伏线千里,十分烧脑。
相比之下,作为主线的少年幸在《牧野之战》中,虽还是懵懂混沌,但经历,其既结构故事,又增添传奇,也在一次次历史机缘中冶炼了博大的心智。作为他的师父,山戎族的奴隶龙伯,又让我们看到作者对于历史“小人物”、沉默的大多数的关注与思索。
这又是一本十分好看的小说,回归了小说的应有之意,是通篇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的好故事。小说充分利用了网络文学、通俗文学类型小说创作的成功模式:既有人工智能、平行时空等新热点,也有夸克战士、星宿斗士、龙族、星球大战、末日浩劫等的老梗新做,整合创新科幻、架空小说的宏大架构,发挥武侠、玄幻、穿越、谍战、战争、推理小说情节紧张刺激、人物命运瞬息万变的特色,再加上作者多年严肃文学创作的写实功力,及其对科技前沿的持续跟踪和敏锐洞察,屏除了网络小说芜杂舛误生硬的缺陷,用网络文学的酒瓶来装严肃文学的酒,确是做到了“历史与科幻的完美结合,想象与知识的双重启迪”。
这又是一本致敬人类致敬文明致敬中华的深情之书。这深情流淌在对人类文明肇始者的追念中,在周文王、周武王、帝辛、大卫王等身上激荡的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宏大动力。这深情回响在“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古歌,这首歌从《诗经》时代一直唱到兰芳共和国,与中华文明伴行,薪火相传着追寻自由与美好生活的意志。这深情涌起在不惧危难挑战命运的激昂慷慨里,白鹿公主、崇侯虎的坚韧复国虽然失败,却失败得有尊严虽败犹荣;周族几代人艰难困苦屡踣屡起,终成天下之业。这深情是对中华的国族认同和人类未来的坚信,是永生的中华文明的归航与反求诸己,是号呼反己忧患天下“究天人之际”的天问。
当然,最惹人兴趣的还属作者刻意半隐半现的科幻部分:白鹿部落收留的牧羊少年幸,崇侯灭白鹿部后收为奴,改名崇幸,在羑里狱中遇到姬昌,姬昌认其为义子,又名姬幸;三千年后,他是兰芳共和国的缔造者南洋漂流者石有幸;八千年后,他将是地球文明的拯救者——“婞”。白鹿山谷出现的黑衣人,是否是未来的他自己,一个从未来而来的超级人工智能之子。某种原因,迫使他从未来折返,与过去的自己相遇,促成他从仅仅记录收集地球往事地球文明的“源素码”的命运中脱逸。幸是不能对历史进程做任何干预的,但置身于历史中,他又岂能不因之而变,他也终究成为改变历史的人。这其实又是历史叙事的一个隐喻,历史的进程是已然的,历史叙事是不能改变历史进程的。但如我们所见的历史被一次又一次叙述,历史在叙事中多变。细想极恐,历史叙事是不是已经改变了历史。历史在一次又一次的改变中,薛定谔的箱子一次次开启,那种量子式的不确定性会不会导致历史已然改变——这是一系列极度烧脑的“设定”,作者让我们管窥其斑,应该需要在九部书的大框架下之下,才能完成这令人充满期待的“幸之旅”,一次心灵和想象的无限遨游……
最后细细一想,我又忍不住抚掌大笑。这只是一部小说而已,居然让我这样理性的评论者也纠结起来了,点赞一下。书写历史和未来,在古代属于“春秋大义”。自司马迁开始,每一个历史叙述者都应该顾念苍生者,善念既生,过去与未来的苍生也许已终得福祉,少年幸之旅,便是一次象征追逐幸福与美好的人类之旅吧!
孙曙,1968年2月出生。男,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在《文艺报》《艺术评论》等已发表文论散文百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与《文艺报》等转载推介,并入选多种年选,获得中国作协、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作协、《人民文学》杂志社等举办的文学奖项十余次,出版文化批评集《文字欢场与声色天下》、随笔集《盐城生长》《燃情书》。
名家推荐:
本书的作者陶林在青少年文学世界里找到了我们寻常可见却总是忽略的两个领域:历史和未来,用独特的匠心把他们在小说中连接了起来,气势磅礴。“幸”,是枷锁,也是幸运。他漫长、艰难又神奇的旅程,将启迪青少年对美好的向往与追寻。
——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