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主战场的中坚力量,以血肉之躯捍卫人类尊严,用伟大胜利重铸世界和平,为人类正义事业立下不朽功勋。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近日,我市作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代表集体观摩了新近上映的战争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该片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罪证影像为创作蓝本,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回顾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再现先辈的不屈抗争。我市作家在观影后纷纷提笔创作,从文学视角出发,结合自身创作实际,解读这部兼具历史厚重感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现精选部分优秀评论予以刊载,以文学铭记苦难历史,以笔墨凝聚前行力量。
铭记历史,以行爱国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顾湘
近日,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坐在大银幕前身临其境,我的身体跟着一声声枪响抖动,坦克开过来,在我身上碾过。我看到鲜血染红了河,三十万活生生的人被残忍的虐杀。看到日本兵举起襁褓中的孩子,我恨不能伸出双手抢过来,我与影片里的同胞一起在至暗的街头躲避子弹和刺刀,被击中无数次,伤痕累累,命悬一线。
这部影片以独特视角,从一张张照片开始。将我们拉回那段恐怖残酷的岁月,展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普通人在生死存亡时刻的觉醒与抗争。它是对历史的沉痛回顾,更引发我对爱国精神的深刻思考。
吉祥照相馆,吉祥这个名字,寄托南京人多少美好期盼,那一张张相片,出生、满月、上大学、结婚、全家福,那不是一张相片,是凝聚的幸福。然而幸福全被日军撕碎、烧毁,代之是中国军人被枪决、男人被砍杀、女人被糟蹋,这恐怖的一帧帧成了日军的荣耀。
南京城里的普通人,原本过着平凡日子,却因日军侵略,命运发生巨变。邮差阿昌为保命被迫冒充冲洗工,冲印出日军屠城罪证照片。面对日军的残暴与威胁,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演员林毓秀等小人物,从最初的恐惧求生,到逐渐觉醒,为守护真相,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谋划将底片送出去。他们的转变,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和良知的力量,也让我看到,在民族危亡之际,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挺身而出,成为守护家国的英雄。
观影过程中,我多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阿昌从胆小怯懦到勇敢反抗,他的成长令人动容;老金临危不乱,坚守底线,展现出无畏勇气;林毓秀开始对日军抱有幻想,到认清现实后决然抗争,她的转变让人可敬可赞。即使是亲日的翻译,在看到被杀的同胞也泪流满面,心有不甘,多次血性被激起,最终与日本军官搏斗,献出自己的生命。每一个中国人,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都发出了震天吼声。中国人醒了,站起来了,我们的先辈用自己的血为我们夺回来大好河山。寸土必争,是他们对祖国的承诺。
那时的日军,除了披着一张人皮,与野兽一般无二。他们做出无数罪恶,惨绝人寰。杀人比赛、放火烧街、集体屠杀,罄竹难书。走出电影院,我依旧心惊胆战,是什么让几十万有父母、有妻子、有儿女,和我一样的人变成了吃人的魔鬼。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毒液,毒害他们的精神,让他们沦为杀人的机器,失去了人性。这段历史时刻提醒我,人要有独立的意志,自我判别的能力,始终坚守人的底线,在时代的洪流中才不至于随波逐流,成为泡沫残渣。
作为新时代的普通人,我虽未身处战火纷飞的年代,但爱国情怀是一样的。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相信自己,相信周围的人,发挥自己的潜力,化不利为有利。
对我而言,热爱自己的工作,用初心激发自己,带动周围人的积极性。做好我自己,每一个小的努力,都汇聚成对国家建设有力地推动力量。发挥优势,为团队发展出谋划策,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实现共同目标一起努力。
《南京照相馆》不仅让我铭记历史,更让我深刻认识到,爱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以先辈为榜样,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立足本职,敬业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唯有如此,才能告慰先烈英灵,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自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