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金 摄
蓝紫色的天幕下
一轮巨大的红日从海面缓缓升起
映衬着错落有致、随风转动的海上风力发电机
这两天,一幅名为
《绿色能源“风光”无限》的摄影作品
自《人民日报》刊发后
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近年来,盐城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可谓‘风光’无限。我也一直计划拍摄新能源专题,记录盐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变迁,充分展现‘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10月29日,在市美术馆“新时代颂”2022江苏美术摄影主题联展盐城市作品展现场,摄影师孙华金讲述了这幅《绿色能源“风光”无限》的创作初衷。
孙华金回忆,第一张新能源摄影作品是在2012年完成的。当时,在东台沿海滩涂,他用广角镜头拍下“风光渔”产业示范基地的壮阔景象——蓝天下,高高的风机叶片迎风转动;风叶下,一望无际的太阳能光伏电板熠熠生辉;光伏电板下,一池鱼苗畅游碧波。
“后来,盐城风电开发重点由陆上转向海上,海上风电开发步伐不断加快,成为独特一景。”孙华金说,“那时,我就在脑海里构想,太阳是自然界的巨大能源库,海上风机是人类社会绿色能源的代表,将它们呈现在同一张画面中,应该会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寻找和等待,孙华金终于在去年用长焦镜头拍下这一幅《绿色能源“风光”无限》。
透过摄影作品,盐城的独特“风光”尽收眼底。今年1至9月份,盐城新能源产业首次突破千亿大关。黄海之滨,一座“绿色能源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孙华金 摄
“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最好的题材就是家乡。”在孙华金看来,盐城就是人们眼中的“诗和远方”。多年来,他把目光放在脚下这一片土地,专注于身边的世界,围绕生态主题,拍摄黄海湿地、动物精灵,创作出一幅幅惊艳世界的摄影作品《彩虹当练舞》《湿地精灵》《湿地森林》……正是因为他的作品,盐城才迅速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如果没有盐城好的生态环境打底,我也无法捕捉到那么多精彩瞬间。”
孙华金 摄
孙华金表示,作为一名摄影师,需要积极关注时代、投身时代。今后,他还将扛起使命责任,用镜头语言记录盐城绿色发展的足迹,更加全方位、多角度对外宣传盐城、推介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