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作家》纪实版2022年第6期正式出版,我市作家徐向林创作的近15万字长篇报告文学《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样本》,在该期“新时代、新篇章”头题栏目发表,这是我市近年来文学创作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该作品聚焦中国首个滨海类世界自然遗产——盐城黄海湿地,以时间为轴线,深度解秘盐城黄海滩涂湿地的前世今生和神奇地貌,讲述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麋鹿保护区、黄海森林、条子泥保护区、高泥湿地保护区等黄海湿地地标的修复及保护故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事、生物多样性故事。
此前,《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样本》已被列入省委宣传部2022年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跟踪资助项目,获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并被列入市委宣传部“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子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王晖在《中国作家》撰文推荐该作品,他指出:盐城黄海湿地是中国首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徐向林的这部作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全文意蕴,以全球生态均衡和生态保护为最高旨归,以“东方湿地”个案凸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高光形象,以及地球家园意识和人类终极关怀精神。作品的报告文学“文体意识”较强,凸显出报告文学作为“时代文体”的非虚构性和现实性。且选题在当下报告文学题材中具有独特性,是生态报告文学的重要作品,对于报告文学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显见的价值。作品亦不乏能够呈现作者作为“思想者”的清醒认知和反思,这种认知和反思建立于大量田野调查、本土体验、科学知识等基础之上,因此是能够使人感同身受或深受启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