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由江苏省杂技团创作的国内首部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 流水 人家》在建湖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成功上演。10月29日,又在上海国际艺术节献演,受到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50多家媒体报道了演出盛况。
今年7月17日,该剧在江苏大剧院歌剧厅为“2017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江苏营”开营仪式作了专场演出。近千名海外华裔及香港台湾地区青少年观看了演出。省文化厅厅长徐耀新,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晓丹等领导在观看了演出之后与省杂技团负责人、本剧主创人员召开了紧凑务实的座谈会。
7月28日,省杂技团邀请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省文化厅剧目室副主任李明华等多位专家汇聚建湖,对《小桥 流水 人家》如何进一步修改打磨做了专题研讨。边发吉主席高度评价该剧的艺术性和故事架构的合理性,赞扬了用诗词的文学性营造意境美引领杂技演艺的表现形式,背景音乐及部分演唱也凸显了江南水乡吴侬细语的地域人文特色,全剧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时代感。同时,他还强调应进一步增强江南水乡应有的“若有若无的朦胧美,不设不施的真实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增加“神秘感、深邃感、通灵感”。希望将该剧最终让观众感觉“好听、好看、好玩”,力求使该剧立得住、走得远、叫得响。
省剧目室副主任李明华畅谈了他对本剧的看法与认识。称《小桥 流水人家》是近几年最好的一部剧场型杂技作品,剧目有机融入了文学性,借助古典诗词使“重技轻艺”的杂技有了文学的依附点,实现了杂技从广场到剧场的演变与突破。同时,李主任建议进一步提高本剧的文学依附性,着力加强诗词文学与杂技艺术之间的契合度。
目前,主创团队正更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对《小桥 流水 人家》进行深度修改,力求使该剧成为扛鼎之作。(金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