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盐城市杂技家协会、江苏省杂技团举办新剧大作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 流水 人家》新闻发布会,现场反响热烈。
此次发布会还吸引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等20多家知名媒体的36位记者来现场采访报道,他们深入了解编剧、导演等主创人员创作构思及作品精髓。在媒体采访环节尤为精彩激烈,各种入行刁钻的问题层出不穷,而领导嘉宾及主创人员亦是对答如流,问答煞是精彩,现场掌声不断。
10月13日,由江苏省杂技团倾力打造的国内第一部融东方诗词歌赋、杂技为一体的杂技剧场《小桥 流水 人家》将在建湖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首演仪式;10月29日,在2016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将在艺术节分会场无锡大剧院演出。
《小桥 流水 人家》将是国内第一部以杂技剧场的形式呈现的舞台作品,江苏省杂技团凭借又一次的“首创”,高调亮相在聚光灯前。
为何要创作《小桥 流水 人家》这一杂技剧场?
2013年7月,该团创排的《猴·西游记》成为文化“走出去”的“建湖样本”,用贴近西方观众欣赏习惯、审美情趣的“国际表达”方式来呈现中国的原创故事和精湛的杂技艺术。正如央视《新闻联播》所说,“江苏盐城的杂技演员们用炫美的舞台和精彩的表演,博得现场阵阵掌声,在国际舞台上得到文化认可。”
2015年6月,盐城市杂技团升格为江苏省杂技团。建湖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江苏省杂技团团长吴其凯认为,牌子大了,作为应该更大。建湖杂技要发展繁荣,必须推陈出新,再攀新高。
《小桥 流水 人家》的诞生,基于诸多的中国特色、江苏元素。杂技剧场与以杂技为主要手段的杂技剧的不同在于,在杂技艺术的本体之上,融入诗词歌赋的文学性、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的戏剧性、舞美各元素及音乐舞蹈的综合性,赋予单纯技巧的杂技以性格、情感、风韵以生命力,试图创造出一种既引人入胜又令人惊叹的新型杂技舞台表演样式。同时,这是一台策应“一带一路”战略的作品,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从江苏太仓出发是均是“江苏造”大船。
徜徉在湖光潋滟的江南水乡,流连于烟雨涳濛的黛瓦粉墙,聆听丝竹管弦的余音绕梁,咀嚼诗词歌赋的意味深长,感受千古爱恋的凄美情愫,共鸣小桥流水的人生理想。这一切都建筑在杂技艺术的本体之上,《小桥 流水 人家》一改人们对传统杂技的刻板印象,让观众欣赏到一出融合传统与现代、结合东方与西方、综合音舞与戏剧、汇合创新与时尚、赋予单纯杂技技巧以性格、情感、灵魂与生命力、引领杂技艺术发展方向的新颖独特的杂技剧。
我们期待着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 流水 人家》带着江南风情、江苏特色和江苏个性,为国内外观众尽情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更加靓丽的杂技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