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在盐城开幕
发布时间:2015-10-14作者:盐城文联   编审:盐城市文联  浏览量:74


1012下午,“伟大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中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在市图书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中国雕塑院、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雕塑家协会、盐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盐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此次展览集中展出了百余名中青年雕塑家的抗日历史题材雕塑作品150余件。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江苏省雕塑家协会主席、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副院长聂危谷等出席开幕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红红讲话,市政府副市长马成志主持,市政府副秘书长仇鼎文、市文联主席嵇绍乾等参加。

“盐城是我的家乡,这里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78年前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华中地区敌后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文艺工作者要把自己的情感融汇于这样伟大的时代,融汇这样伟大的民族精神,使自己的创作鼓舞人、激励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吴为山动情地说。他还表示,此次盐城市委、市政府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联合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中国雕塑院组织这样的活动,不仅是营建社会文化环境,也是为培养年轻优秀艺术家作出贡献。

塑魂鉴史祈和平。现场的雕塑作品撼人心魄的同时,也在教育着在场的每一位观者。在展览现场,观众们静立于一尊尊雕塑前,深切体悟展览核心意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示未来,珍爱和平”。吴为山的主题雕塑《逃难》通过21个栩栩如生人物,将南京大屠杀带给中华民族的灾难和痛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任艳明的《不抛弃、不放弃》、尚荣和王铮的《一个都不能少——为了胜利的纪念》显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对生命和胜利的渴望。不同于战场上的兵刃相接,李烜烽《论持久战》展示了抗日战争中思想层面的斗争。在艰苦岁月篇章中,李继飞的《红孩子》、戚洪岩的《1937》、李军的《胜利的哨兵》等作品扎根于人民的现实生活,用写实的手法,刻画了人物内心的感受和境遇。而集体雕塑作品《军帽》由24种不同材质、不同军种、不同国家的军帽组成,是青年雕塑家以军帽为主题,以写实的手法创作,最终以集体的形式呈现,既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中华儿女追求民族独立以及争取和平的精神